close

張金鶚:北市房價38%泡沫
更新日期:2008/04/25 07:00 記者林韋任、陳培思台北報導

「馬上」帶來房地產榮景,但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昨天指出,台北市房價漲太快,民眾所得只能支撐房價的七成二,目前台北市房價「百分之卅八是泡沫價格」。他建議民眾宜審慎購屋,銀行更應避免過度放款。


不過學者也說,合理房價計算公式算出的只是理想中的價格,在自由市場機制下,有人要出更高價也沒辦法阻擋。


一群房地產學者昨晚開會討論決定,將發起連署,建議新政府正視房價炒作問題,還計畫串聯不同的產業界參與集體連署行動。


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也擔心,台北市房價炒過頭,最怕豪宅帶動一般住宅價格大漲,呼籲政府要快點推動都市更新,並打通基隆、台北縣市及桃園的交通網路。


張金鶚昨天上午與中山大學財物管理系副教授陳明吉、政大地政所碩士生鄧筱蓉發表「台北市房價泡沫知多少?」研究報告,從租金與所得角度探討台北市房價泡沫化程度,結果發現,從民眾所得的購屋能力來看,房價有三成八是泡沫;從租金角度來看購屋的投資行為,房價也有兩成七是泡沫。


不過,張金鶚最近不斷公開發表慎防房市泡沫化的言論,讓他日前收到恐嚇信,信中要他不要「擋人財路」。張金鶚強調,他不是唱衰房市,但因為此次的泡沫化過程與上一波崩跌前有相同現象,如果不出面提醒,房地產資訊不透明,到時候爬越高、跌越重,一般社會大眾將受到衝擊。


昨天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、成大都市計劃系主任陳彥仲、玄奘大學財金系副教授花敬群都到場發表看法。林祖嘉說,雖然目前看起來泡沫還沒上一次嚴重(上次泡沫比率最高占四成七),此次雖然不至於馬上崩盤,但他不希望房市停滯十五年的歷史重演。


張金鶚表示,房價是由基值(合理價)和泡沫所組成,民眾所得是影響房價重要因素,從大選後,市場上在兩岸三通及經濟發展等利多期待下,預售房價向上衝高,但實質所得卻無法負擔。


張金鶚說,台灣曾有兩次較大的泡沫化現象,一次是在民國七十六年至八十年間,一次就是從九十四年至今,他擔心房市泡沫再現,尤其擔心高房價引發一連串嚴重的社會問題,新政府應提早思考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zenchang 的頭像
    azenchang

    需要休息

    azen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